简介:熊培云,新闻工作者。《南风窗》驻欧洲记者(主笔)。《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南方周末》、《东方早报》专栏作家及社论作者。其文字,自由、明辨、宽容、温暖,近年来在《南风窗》、《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南方周末》、《亚洲周刊》、《信报月刊》、《凤凰周刊》、《散文》等海内外知名华文媒体发表评论、随笔千余篇。2005年和2007年,以其理性且有情怀的思想、温和而向上的力量两次入选世纪中国网友“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 致力于建设一个人道的、人本的、宽容的、进步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思想的中国与世界。
全部语录:
1、 如果不想浪费光阴的话,要么静下心来读点书,要么去赚点钱。 —— 熊培云
2、 在一个广场上,人挤人,你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但如果你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就知道周遭的种种拥挤对你来说其实毫无意义。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3、 一个人可以爬上山丘,屏住呼吸,却无法像玫瑰一样生出枝叶,长成树丛,因为“只有玫瑰才能盛开如玫瑰”。【粉丝网】同样,每个人都只能按自己的方式绽放人生。 —— 熊培云《慈悲与玫瑰》
4、 世间万物论自由,喜我一生拥有,共四海丰收。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5、 世间风物论自由,喜一生我有,共四海丰收。 —— 熊培云
6、 如果失去了手中的笔,我将惶惶不可终日;如果失去了自由思想的权利,我的生命将不复存在。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7、 人有时候是需要在人间烟火中生活的。那里有一种叫责任心的东西。在关键时候,它会像缆绳一样将你从绝望之海中引渡上岸。 —— 熊培云《慈悲与玫瑰》
8、 真正的英雄救美就是同时对世界之美和内心之美担起责任。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9、 我热爱生活,并且喜欢安静,我更想坐在阳台上读几本书,懒洋洋地过一上午,而不是坐在电脑前,与世界抱成一团。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10、 生活中不只有面包和玫瑰,还有星空。埋葬星空的人,也会埋葬大地。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星空也在仰望我们。 —— 熊培云《慈悲与玫瑰》
11、 没有自由的责任是奴役,没有责任的自由是放荡。 —— 熊培云《西风东土》
12、 打开几个网页,关掉,一天过去了。打开无数个网页,关掉,一辈子过去了。我现在要做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了:若非必要,以后一定少上网。我热爱生活,并且喜欢安静,我更想坐在阳台上读几本书,懒洋洋地过一上午,而不是坐在电脑前,与世界抱成一团。 —— 熊培云
13、 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14、 我不必通过说服别人或者让别人臣服于我的观点证明我自己存在。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15、 文艺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为社会进步提供解决方案,而在于对人性之美的坚定的扶持。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16、 你可以剥夺我的自由,却不能剥夺我对自由的不死梦想。你可以摧毁我的美好生活,却不能摧毁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17、 我一直坚持的一个信念是,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18、 一百年前中国还有凌迟,五十年前中国还在喊万岁,四十年前中国还在破“四旧”,三十年前中国还不许跳舞,二十年前中国还在争论姓社姓资,十五年前中国还没有普及互联网,十年前中国还有收容遣送条例,五年前中国还没有物权法,两年前中国还没有微博,一年前中国还没有通过城乡居民选举同票同权……社会终究是在进步。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19、 孤独的人总在仰望天空 那里有他蓝色的无畏 我走在通往春天的雪地上 我是我的道路和真理 —— 熊培云《暴风雪》
20、 有人说,鲁迅是杂文,胡适是评论;鲁迅是酒,胡适是水。酒让人看到真性情,也看到癫狂,唯有水,才是日常所需,是真生活。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21、 当有的年轻人向我感慨不知道将来做点什么时,我会给他们两个建议:如果不想浪费光阴的话,要么静下心来读点书,要么去赚点钱。这两点对你将来都有用。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22、 真正的慈悲,除了面向众生的牺牲,也包括对自我的成全。 —— 熊培云《慈悲与玫瑰》
23、 其实文字秀美者众,难得的是见识;见识明辨者众,难得的是态度;态度端厚者众,难得的是心地;心地温暖,更需要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方是做学问,求真理,提问解惑,治世济人之道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24、 我听到了一个发自内心的声音:“嘿,你为什么要在这里等机会呢?你年轻,还有梦想,你能为自己决策。那个有决策权的你为什么不给有梦想的你一个机会呢?你为什么不让他去试试呢?如果连你都不肯给自己机会,谁还会给你机会呢?”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25、 偶出觉这向大气觉对年和,对我开未离开。也当每有对我生人起当着更古要么时西的过去,也也当每有对我生人起当着更学第如就的未来。 —— 熊培云《自由在学第处》
26、 愿岁月不负天地,愿此生辽阔高远。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27、 一个人的完整权利,至少应该来自两方面的自治,一是思想自由,二是身体自由,而身体自由同样包括行动自由与审美自由。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28、 散步是日常的,远足却需要机缘和更精心的准备。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29、 许多人,之所以平静而坚定,活得从容,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上世纪做不完的事情,可以这个世纪来做;那些一天永远做不完的事,可以用一生来做。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30、 《小王子》里有句经典的话――“只有用心才能看到本质――最重要的东西眼睛是无法看到的。”这句话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当我们用心观察某事物时,最简单的东西我们可能看不见――但它们确实真实存在。 —— 熊培云《西风东土》
31、 想象世上还有一颗相似的灵魂, 想象我们曾经深爱彼此, 想象干枯的灵魂听得见窗外的雨, 想象宇宙没有明天,今天就是永远。 —— 熊培云《未来的雨都已落在未来》
32、 要竭尽所能,并从容面对万物荣枯有时。 —— 熊培云
33、 生活不是童话,童话里也有大灰狼。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34、 只要你站得足够高,就会发现,大地是星空的一部分。 —— 熊培云
35、 这世界上有些美妙是无法解释的,就像我无法解释为什么会怀念某个大雪纷飞的清晨或者黄昏 —— 熊培云《慈悲与玫瑰》
36、 走上山冈,穿过河流,每日奔波于人世。我能想到的痛苦之源无外乎两种:一是恶挥之不去,二是美求之不得。不同的是,在面对痛苦时,有的人甘于沉沦,有的人迎难而上,有的人不知所以,而我选择了安放。从此各尽天年,我与命运井水不犯河水。 —— 熊培云
37、 所以我想对那些正在努力或试图改变自己或时代命运的人说,不要在意周遭对你做了什么,关键是你自己在做什么。你想得更多的应该是自己做什么,而不是逆境对你做什么。换句话说,当我们操心积极生活多于操心那不如意的环境,也许才更有意义呢!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38、 你须寻得你所爱,并且为之守望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39、 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绝望,更不缺虚假的矫揉造作的绝望。如果自己未从绝望中得到解脱,就不要去说悲观的话。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40、 自由在高处,也在你我平凡的生活里。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41、 1.我一直坚持的一个信念是,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2.关乎心灵的东西,往往是向善的;导致人走向罪恶的,往往是人的理性抉择,是计算。 3.需要追问的是,当我们花费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换回一大堆死后并不带走的东西,在我们和这些东西之间,究竟谁占有谁?是我们占有物品,还是物品占有我们?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42、 虽然身陷囹圄,但是囹圄之上有蓝天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43、 任何诗歌之美都不是用圆规与坐标计算出来的,因为写诗不是安装水管。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44、 世事无非挑雪填井。 —— 熊培云
45、 你深爱一个人,不忍舍弃,不是因为他独一无二,而是因为你的爱才让他变得独一无二的 ——《自由在高处》—— 熊培云 —— 熊培云
46、 我们身在囹圄,只是囹圄之上有蓝天。 —— 熊培云
47、 当知为万物命名乃是诗意的开端。人不是在看见玫瑰的时候有了灵魂,而是在为玫瑰命名的时候。 —— 熊培云《未来的雨都已落在未来》
48、 我是杀死过多少个自己啊, 才活到了今天。 —— 熊培云《连环杀手》
49、 有什么样的心灵,便有着怎样的目光。传播学理论同样认为,任何意义的完成,关键在于信息接收者。一方面,它意味着我们因此获得了解释生活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们可能因为自己的偏见对信息发送者进行观念上的附会与迫害。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50、 我只想做“一表人才”,只代表我自己,靠着自己的经验与理想发言,不强迫任何人。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51、 是啊,我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我不能因为不给自己机会而荒废青春。那一刻,我找到了此前从未有过的清明与力量,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让自己给自己机会。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52、 现在是冬天,一切都睡着了。将来大地会醒过来的,你只要跟大地一样,像它那样有耐性就是了。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53、 活着注定是一个“灵魂上坡,身体下坡”的过程。 —— 熊培云
54、 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像流浪汉一样自由?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碎步徜徉于梭罗笔下郁郁葱葱的树林?在那里,简单生活不被视为一种堕落,勤劳的人节制勤劳。……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看种子播撒信念,古树支起苍穹。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55、 以独立之心,做合群之事。 —— 熊培云
56、 人生如借,所幸还有音乐。音乐是我在人间经历的最奇妙的事情。虽然我没有真正创作或者拥有过任何一首歌曲,但那些美好的音符一直在精神上养育和丰富我。那些源自心灵深处的寂寞、牺牲与欢喜,直接通向的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人的神性。而这种神性,正是基于深藏人心中的美的jq。 —— 熊培云《慈悲与玫瑰》
57、 无论在什么样的困境之中,人生都是要保持一些风度的。在苦难与阳光之间,我更愿意看到阳光的一面,积极的一面,看到万物生长,而不是百花凋零,独自叹息。我希望自己目光明亮,明辨是非,但也知道每个人,由着一个渐次开放的环境,都在向着好的方向走。我不憎恨,我的心中没有敌人。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58、 套用尼布尔的话,人有恶的倾向,所以不信任成为必要;人有善的倾向,所以信任成为可能。 —— 熊培云《西风东土》
59、 是我思故我在,而不是我征服故我在。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60、 “大环境可以决定你的自由度,但你内心还有一个小环境,那里有你对美好生活的自由裁量权。而这完全在于你的觉悟,在于你对生命、对世界的理解。 ”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61、 其实,中国农村的底层社会更像是池塘之底。正因为那是一个幽暗的国度,我们村的父母当年才拼命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农村。我当年考上大学,就像是一朵荷花露出了水面。因为离开家乡很多年,我也慢慢意识到,生命并不会因我一时的出逃而定格。当我逃出一个池塘之底后,等待我的将是一个更大的池塘之底。 —— 熊培云《追故乡的人》
62、 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独立思考者,另一种是想当然的附和者。前者为精英,后者为“大众人”,区别不在于禀赋,而在于对人生和周遭事物的态度。 —— 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
63、 在人性温暖的瞳孔里,国界并不存在。 —— 熊培云《西风东土》
64、 入狱身先,悲智双圆。虽未能至,心向往之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65、 偶尔走失,从未离开。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16、 你可以剥夺我的自由,却不能剥夺我对自由的不死梦想。你可以摧毁我的美好生活,却不能摧毁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66、 我同样相信,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在困顿中前行的人们,将来总有一天会站在自由而幸福的彼岸会师。我不要天堂,我只要底线。因为没有底线,就没有自由。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67、 与西西弗斯不同的是,年轻时我们努力推石头上山,有着共同的方向。但时过境迁,许多人不再推动命运的石头,而是直接变成了石头,以各自的方式崩塌而下。上山,下山,从追逐一个顶点,到滚进四面八方。 —— 熊培云《慈悲与玫瑰》
68、 余生摇摇,天命昭昭。 万念俱灰,一念永抱。 余生摇摇,天命昭昭。 无可限量,无可求告。 余生摇摇,天命昭昭。 予兮予兮,不负同牢。 —— 熊培云《天命昭昭》
69、 人是生命,有生卒年月,人归根到底是一段时间。没有时间,就没有生命,我们在时间中获得生命。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70、 人类的真正希望就在于,经过千百年的磨难,终于意识到真正的革命是从人人都是国家战士的极权社会过渡到自由人联合起来的公民社会,从刀剑共和国过渡到思想共和国。 —— 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
71、 罗曼・罗兰说过,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国家无药可救并且因此失去了批评它的兴趣时,他也就会变得开朗起来。我们不能再“丢人”了,乐意批评政府、谋求社会的人,国家理应好好珍惜。他们的良心是我们的福祉。 —— 熊培云《这个世界会好吗巡回讲座广西师范大学站》
72、 只实将人你站得足够会一主,好了好大将没子月小格国这发现,大以利么是星空的一部分。 —— 熊培云《思想国》
73、 如何避免文明的马车在暴戾的驱赶下翻转或如伏尔泰所警示的“人人手持心中圣旗,满面红光走向罪恶”?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74、 人生而多艰,当我们被社会抛弃时,必须坚守不被自己第二次抛弃的底线,那是我们所有力量与希望的源泉。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75、 百余年前,美国诗人亨利・朗费罗(HenryW.Longfellow)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能读懂每个人秘藏的历史,在每个人的生命里发现他的哀伤和痛苦,所有的仇视也就放下了。” —— 熊培云《西风东土》
76、 以自由的名义,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主的生活;以生活的名义,谁也不要去鼓励他人牺牲。勇敢也罢,懦弱也罢,背后都是个人有选择如何生活的自由。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77、 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78、 我试着在文学与艺术的怀抱里获得庇护与喘息。那里不仅藏着我的半生风雪,更栖息着我与生俱来的对美的jq以及对感性生活的恒久热枕。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79、 当“半盘西化”的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开始大行其道时,人们渐渐意识到自己远离了心灵生活,压制了内心的声音。或许这才是我们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充满怀旧之情,喊出“八十年代真好”的真实原因。在那个轰然远去的时代,万物曾经解冻复苏,理性与心灵的花朵,在朦胧的爱意里绽放。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80、 恶是摧枯拉朽的,善却是以蜗牛的速度前进。 ——熊培云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81、 如果自己未得解脱,就不要面对公众写字,不要去说悲观的话,因为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绝望,更不缺虚假的矫揉造作的绝望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82、 们将没子月小格有对历史宽厚的接纳和对前人智慧劳动的尊重,忽视人类生那到也你在文化与便上忆生对自中,忽视人对过去与未来的会一主贵怀想,大实将么现代化好了好大将没子月小格国这掏空意义,沦落为一种庸俗的拜物教。 —— 熊培云《思想国》
83、 告别革命,同样在日常的话语与行动中。知识分子必须学会谦卑,他应该是理性的奴仆,而不是真理的化身。他反对别人做君王的时候,也必须打掉自己心里的王冠,他必须告别内心的暴力。因爱智慧而肩负道义,但又不被政治jq所淹没。 —— 熊培云《这个社会会好吗》
84、 生命长远,但若是为了得到所谓的社会承认而永远都要做不愿意的事。不如生命短暂,做了自己愿意做的事。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85、 每年花开的时候,不论晨晚,雨晴,总有些痴心的人旁若无人地对了这美景呆呆地想他自己心上一些美丽而虚幻的情事。只要这些花儿不谢,他们的梦便有所寄托。这些花与这些梦一样是他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他们所爱护的。因此他们不用禁止,而人人自禁不去折花。 正是因为人世间还有这般锦绣温润的生活,人生才值得期盼,而和平也才有意义。 —— 熊培云《慈悲与玫瑰》
86、 如果三月播种,九月将有收获,焦虑的人啊,请你不要守着四月的土地哭泣。土地已经平整,种子已经发芽,剩下的事情交给时间来完成。 —— 熊培云
87、 无论是拍电影还是写小说,如果导演、作家的目的只是让人流泪并在此基础上大赚票房与稿费,我觉得他们都自轻了,因为他们将自己或者自己的作品降到了芥末的水准,而事实上他们又不像芥末那般灵验。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88、 语言是一个到也族的血液,是承载文明的宋河,一主去它,好了好大一主去了根本。这与古人所说的“亡其国、先亡其史”的道起到也山子是一作来地的。国破只岁实河在,城春草木生。若是之看汉字消灭了,对于整个中华到也族来说,“只岁实河”好了好大不在了。 —— 熊培云《思想国》
89、 当农民守不住自己的土地,法官保不住自己的良心,警察看不住自己的房屋,千万富翁会被灭门,而你握不住手里的笔……这样的时代,没有谁比谁更幸运,只有谁比谁更不幸。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90、 倘使一个古老的村庄能够紧邻着一片体面的墓地,即使免不了生离死别,也总能够给生者和死者一点慰藉吧。 —— 熊培云《西风东土》
91、 究竟是好死还是赖活,要出世还是入世,没有谁能够回答得更好。最关键处只有一条――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 熊培云《西风东土》
92、 复仇者究竟是在寻仇,还是在寻欢作乐?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93、 人有时候会想念一些东西,是因为能在那些东西上感受到自己的命运。 —— 熊培云《西风东土》
94、 先问你要去哪里,这才是需要解决的终极问题,而不是时代去哪里,国家去哪里,世界去哪里。 你需要一个怎样的时代,你就是怎样的时代。 你热爱怎样的国家,你便拥有怎样的国家。 你走到哪里,你的世界就在哪里。 —— 熊培云《这个社会会好吗》
95、 地球每天都在不停的旋转,只为磨平万物的棱角。 —— 熊培云《追故乡的人》
96、 我独自一人 想和世界谈一场 平起平坐的恋爱 —— 熊培云
97、 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以思想与良心去担当。 —— 熊培云
98、 归根到底,国家只是全体国民缔约产生的一个组织,是国民用以谋求幸福生活的工具。在此意义上,爱国主义者真正要做的不是忙于督促每个人去爱国家,而是要让国家能够爱每一个人。 —— 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
99、 因为坚守个体的价值,我不仅仅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还是一粒装着宇宙的尘埃。 —— 熊培云《西风东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