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0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雷军就“小米造车造晚了”的问题接受了采访。他表示,虽然小米进入汽车领域的时间较晚,但晚有晚的好处,后发优势明显。在雷军看来,新能源汽车领域过去十年技术发展迅速,整个供应链和零部件水平也大幅提升。小米是在中国工业的基础上接过了接力棒,再往前推进一步。
在谈到小米在汽车领域的进展时,雷军表示,小米的第一款新能源汽车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发中。他相信,凭借小米一贯的稳健战略和未来科技的敏锐洞察,小米汽车将在“极度竞争”的汽车领域最终胜出。
雷军还谈到了小米对未来科技趋势的看法。他认为,未来十年是硬核科技引领的十年,小米有信心成为这个时代的引领者。他表示,小米从小到大,从手机到智能家居,再到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一直秉持着“卷”的理念,努力创新和突破。
对于“9.9万元小米汽车”的传闻,雷军笑着回应称:“大家不要叫9万9了,这不可能的。”他解释说,小米SU7的电池包成本都在十几万元,因此该车的售价不可能如此低廉。他强调,小米汽车将注重用户体验和价值,同时尊重科技和研发的投入。
此外,雷军还公开向“蔚小理”等新势力车企致敬。【粉丝网】他表示,在小米决定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之前,自己曾经与何小鹏等人交流过,深感他们创业不易。因此,他决定以非常正式的方式向他们表达敬意。
雷军的回应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许多专家认为,小米作为一家拥有强大互联网基因和硬件生态链的公司,进军汽车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虽然小米进入汽车领域的时间较晚,但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对于小米汽车的发展前景,业界普遍持乐观态度。有分析师认为,小米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生态系统,其品牌影响力和用户黏性都非常高。此外,小米在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储备,这些都可以为小米汽车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小米汽车的“后发优势”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日益成熟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后进入市场的企业可以借助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快速赶上并实现赶超。雷军也表示,小米汽车将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在技术和品质上不断追求卓越。
然而,尽管业界对小米汽车的发展前景普遍看好,但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一些人担心小米汽车的研发和生产进度可能会受到疫情影响,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会给小米带来压力。对此,雷军表示,小米汽车将采取稳健的策略,注重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同时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
总的来说,雷军对小米造车“造晚了”的回应展现出小米对未来科技趋势的坚定信念和积极态度。虽然小米进入汽车领域的时间较晚,但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品牌影响力和生态系统优势,小米汽车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期待看到小米汽车在未来带来的更多创新和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