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11月6日到7日,十月革命在俄国彼得格勒(今圣彼得堡)爆发。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催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宣告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与此同时,它也拉开了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
这场革命标志着
罗曼诺夫 王朝和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的 终结,为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 国联盟(简称苏联)的 成立奠定了 开端和 基础。十月革命对中国的
社会变革也 产生了 深远而巨大的 影响。毛泽东曾写下过 这样一段论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 们送来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 全世界的 也 帮助了 中国的 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 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 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 问题,走俄国人的 路——这就是 结论。那么,十月革命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爆发的呢?
首先,一战造成俄国经济崩溃,阶级矛盾激化,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苏维埃政权登上历史舞台。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俄国先后三次陷入战争泥沼,第一次是
1854年-1856年的 克里米亚战争,第二次是 1904年的 日俄战争,第三次则是一战。三次战争均以惨败收场,不仅伤亡严重,还耗费了 大量的 人力物力。战争的损失导致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人民起义不断。尤其是
一战,巨大的 伤亡和经济开销使还没有 完全进入工业化社会的 沙皇政府无力承受。1917年初,俄国各地
爆发大规模罢工示威活动,人民高呼“面包与 和 平”的 口号,遭到沙皇政府血腥镇压后愤怒起义,推翻了 罗曼诺夫 王朝,俄国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 苏维埃政权并峙局面,这是 十月革命的 前奏。其次,农奴制改革释放了劳动力,城市工人阶级和无产者数量激增,为革命思想提供了土壤。【粉丝网】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开始农奴制改革,恢复自由人身份的
农奴既无耕地 ,又 无财产,批量涌入圣彼得堡和 莫斯科等 大城市。有
数据显示,1890年到1910年之间,莫斯科人口翻了 一番。一方面,资本市场无力消化过剩的 劳动力,城市贫困人口激增,生产和 生活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工人和 无产者 受马克思、列宁思想的 感染,革命热情高涨,布尔什维克党力量壮大。最后,临时政府坚持继续参与一战,加剧了粮食供给危机,引爆了十月革命。
俄国从帝制向
资本主义社会过 渡的 尝试十分失败的 。农奴制使俄国工业革命和 资产阶级革命步调相对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 不均衡使俄国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二月革命之后组建的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不顾民心所 向 ,坚持参加一战,对内则既无法解决物资匮乏问题,又 无法平息为争夺粮食而发生的 骚乱和 bd。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领导的 布尔什维克党人和 起义工人占领了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 在 地圣彼得堡的冬宫,总理克伦斯基仓皇逃窜,临时政府被推翻。十月革命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七月事变-积蓄力量(1917年7月3日-7月4日)
1917年7月3日,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战争政策不满的
工人和 士兵在 彼得格勒街头组织武装yxsw,要求“和 平、土地 和 面包”。 布尔什维克党人积极接触起义者 ,成为起义队伍的 领导者 。7月4日,在
布党组织下,武装游行变为和 平示威,示威者 高呼“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当日下午,临时政府出兵镇压,宣布首都戒严,解除工人武装,查封布尔什维克党报《真理报》并通缉列宁。经过
七月事变,布尔什维克党在 工人、士兵中间的 威望大大提高,群众对临时政府更加不满,推翻临时政府成为当务之急。二、粉碎科尔尼洛夫反革命行动-扫清障碍(1917年8月25日-8月31日)
这一年的
8月底,俄国最 高总司令、沙皇将军科尔尼洛夫策划发动了反革命叛乱,意图复辟沙皇权力。叛军攻向 彼得格勒,临时政府无力抵抗,布尔什维克党人组织抵御叛军,三天内有 大量工人加入到保卫革命果实的队伍。叛乱于 8月31日平息,科尔尼洛夫 被捕,国内的 反革命势力基本被肃清。在
叛军面前的 软弱无能加深了 国内民众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 信任危机,布尔什维克带领的 工人、士兵联合的 革命队伍不断壮大。三、攻克冬宫、推翻临时政府-革命高潮(1917年11月7日)
经过
前两次行动,布尔什维克党树立了 威信,其政策主张被大多数俄国群众所 接受。七月事变后流亡海外的 列宁在芬兰赫尔辛基的 布党中央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联合工人、陆军和 海军士兵发动武装起义的 设想,随后,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10月,列宁偷偷回到彼得格勒,出席了革命军事委员会的秘密会议,对革命事宜做出详细部署。
11月7日,列宁领导布党赤卫队员、士兵和
民众包围了 临时政府所 在 地 冬宫,保卫冬宫的 仅有 数百名士官生,在 人群冲击之下,这支队伍很快就投降了 。防卫队长亲自打开冬宫大门,让起义队伍进入,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趁乱出逃,其他 官员被关押。当晚,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 临时政府被推翻的 通告》,称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 胜利”。四、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首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1917年11月8-9日)
攻下冬宫后,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
斯莫尔尼宫召开,大会首先通过 了 列宁起草的 《告工人、士兵和 农民书》,宣告临时政府已被推翻,一切权力归苏维埃。次日,会议通过了
列宁起草的 《和 平法令》和 《土地 法令》。《和 平法令》指出,一战是 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于 人民无益,俄国将退出一战,并建议交战国立即进行谈判,缔结不割地 不赔款的 和约。《土地 法令》规定立即废除地 主土地所 有 制,全部土地 收归国有 ,交给劳动农民使用。最 后,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 世界上第一个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下设各部,执行无产阶级国家的 各种职能。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此建立。
十月革命宣告了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 诞生,在 人类社会的 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 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从此意义上讲,十月革命堪称二十世纪影响最 为深远的 政治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