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科技界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奖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今年的诺奖获奖的名单已经公布,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除了获奖者之外,大家最关注的当属奖金了。据悉,今年诺贝尔奖单项奖金为1100万瑞典克朗,与2023年持平,合人民币744.117万元。
要知道,诺贝尔奖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已经过去了122年了,而当时只留下了3100万瑞典克朗,要知道,如果将今年的单项奖金加起来,都已经超过3100万了,那么,诺奖奖金为何这么些年还没有发完呢?
想要了解诺贝尔奖,当然要从奖项的创立者——瑞典发明家、化学家——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说起。
诺贝尔1833年生于斯德哥尔摩,1867年发明硝化甘油烈性炸药。他先后在瑞典、德国、法国等地从事爆炸技术和合成物研究,一生获得300多项发明专利,赢得了一笔很大的财富。
1895年的一天,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巴黎留下薄薄一页遗嘱,其中写道——
我所有可以兑现成现金的遗产应该以如下的方式处置:
由我的执行人进行安全可靠的投资,这样来维持一份基金,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以奖金的形式授予那些在前一年中对人类贡献最大的人。利息分为五等份,分别奖励给对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和和平事业方面对人类有突出贡献的人。(诺贝尔经济学奖是1968年增设的。)
那么,诺贝尔当年为何会留下一纸遗嘱设立奖项?有一种说法是,缘于一则错误的新闻报道。【粉丝网】
1888年,一家法国报纸错误地刊登了诺贝尔去世的消息,其实去世的是他哥哥。但是这家报纸不仅没有核对清楚,还借此机会诋毁了作为炸药发明人的诺贝尔: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博士,因找到了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杀死更多人的方法而发财的人,昨天去世了。”
看了这则新闻,诺贝尔心里很不好受,不仅“被死亡”,且被冠以如此恶名。诺贝尔甚至想到,自己可能要以“死亡商人”的称号被后人铭记。
正是为了扭转声誉,他才决心用自己的财产设立奖项,也就是诺贝尔奖,颁发给那些对人类做出积极贡献的人。
其实,在诺奖设立之时,世界上并不缺乏各种评奖,至少自文艺复兴早期起,科学家们就被授予勋章、金钱乃至贵族头衔作为奖励。
那么,诺奖为何脱颖而出?
诺贝尔博物馆馆长曾表示,“发明炸药的人竟然把他的钱用来创立一个和平奖,这一事实——还有很多别的事情——从一开始,就让大批人对这个奖项产生了兴趣。”
但这只是一方面,诺奖的巨额奖金,也是它被大众关注的原因。
诺贝尔生前极为富有,作为炸药发明人,他拥有百余家工厂,并在世界各地拥有355项发明专利。
他一生未娶,也未留下任何子女,对家人的信任也很有限。他是这样分配财产的:
200万瑞典克朗给了兄弟们,而给进行“低风险投资,所获得的利润每年将以奖金形式发放”的诺贝尔基金会留下了3100万克朗,相当于如今的大约1.6亿欧元。
所以,从一开始起,诺奖的高额奖金就令人羡慕。
按照诺贝尔的设想,“他是要奖励那些三四十岁、有才华但缺钱的研究人员,向他们提供相当于一个大学教授20年的工资,让他们能够安稳地生活。”
具体来说,诺贝尔奖的得主能获得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今年,每个诺贝尔奖项的奖金是744万人民币,这些钱给公众带来两方面的信息——这些奖项十分重要,而奖项得主一定是举足轻重值得关注的科学大家。
那么,3100万的瑞朗这些年为什么没有花完呢?如果你仔细看过开篇诺贝尔的遗嘱,你会注意到“安全可靠的投资”这7个字,没错,就是因为投资理财,所以奖金不但没花光,而且奖金的数额还有上涨。
诺贝尔基金会的钱投资过国债,也投过房地产和股市。但是,投资也有风险,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诺贝尔奖基金也产生很大冲击,因此,从2012年,诺奖每项奖金降低了20%,由1000万瑞朗变为800万。今年的诺奖为1100万瑞朗,可见诺奖基金会又成了“持家小能手”了。




